长白山满族剪纸
王纪
长白山漫长的冬天,给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满族人带来了烦恼,但同时也使他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文化。满族剪纸就是这些室内文化中的杰出代表。
与汉族或者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剪纸艺术不同,满足剪纸并不追求线条的繁复、刀工的精深、画幅的尺寸,而是选择了简单小巧的人物或者动物造型。这种剪纸与其说是装饰品,不如归为玩具更合适。因为的确有一些用桦树皮等较厚的材料制作出来的剪纸人物,可以给孩子们充当“过家家”中的“角色”。
由于一直伴随着满族先民直至今日,满族剪纸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只留下一些古朴原始的传统造型和传说。但从满族剪纸流传至今仍然只关注人物和动物造型,可以推测他与萨满教有很深的渊源。与世界上的其他原始宗教一样,萨满教也遵从“触染律”和“相似率”,而“相似率”的必备道具就是这种人或动物的简单形象。从成品的大小基本符合“相似率”道具便于单手把握的要求。成品造型的部分特征被放大,也是“相似率”道具的特点,便于区分巫术作用于哪些人或哪个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萨满的宗教意义逐渐淡化,娱乐的味道越来越浓。像满族剪纸这样的小道具也就不再仅限于宗教目的了,它转变为带有宗教期许或者愿望的符号,也承载起了节日祈福、平日休闲的功能。这从今天我们看到的满族剪纸造型多为正面形象,缺少反面或者邪恶形象这一简单现象中不难发现端倪。剪纸更多的被用来表达物阜民丰、家庭和美的愿望而不再是诅咒或者祈祷,剪纸的构图和造型也逐渐丰富起来。
满族剪纸取材多样,剪法多样。这种来源于生活的古老艺术甚至颠覆了常人对剪纸的一般概念。在材料上满族剪纸可以用桦树皮、树叶、苞米窝、布帛等等;剪法上更是创意叠出,他们通过剪刀、刻刀、蜡板、颜料等工具对材料进行勾稿、熏样、打叠、打翅、连接、染色,如有必要不仅使用剪、刀,还有用香火烧和用明子熏等方法。
倪友芝是长白山满族剪纸的国家级传承人。她三十余年来坚持不懈从事满族剪纸创作,用满族剪纸的语言记述着满族的历史、传说、生活习俗,为满族剪纸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倪友芝的部分剪纸作品仍然以桦树皮等原始材质为材料,她家中的《萨满树下》就是一例。这幅作品是用桦树皮做成的,是通过干燥、浸水、打磨等工序后,裁剪而成,获得了与一般纸材迥然不同的表现效果。
倪友芝、金雅贞、侯玉梅、于凤贤、坤来母、穆德珍等民间剪纸艺术家用她们手中的剪刀不仅剪活了白山黑水的自然风貌,剪出了满族人民的日常习俗,剪出了满族远古风情的记忆,还剪出了幸福和吉祥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