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剃头匠习俗
孙文采
理发一词,出自《晋书》七九《谢安传》:“(桓)温后诣安,值其理发。”注释为“梳理头发”。这时的“理发”是只梳理,不剃头。古人男女都留长发,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在明代以前,汉人无论男女,男子盘于头顶,女子盘于脑后,大概没有复杂的技艺。一般地讲,作为一个行业,理发行业起步较晚。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佛门弟子入教头等大事就是剃度。男子剃成光头为和尚,女子削发为尼,皆头皮剐得铮亮,这恐怕是最早的理发。那时理发比较简单,只须将头发剃净,以示区别僧人与俗人,普通人不剃头。
理发师,过去叫剃头匠,先是用刀子剃光头,后来才用推子剪头。理发的场所现在叫理发店,早年间通化地区叫剃头棚。
理发业的祖师爷是罗祖。店内不供奉神像或神龛,只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过“剃头节”,这一天放假,大伙集钱纪念祖师爷。
解放以前剃头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理发店里理发,二是挑剃头匠挑着挑子四处走为人理发。剃头挑子的一头是方凳,另一头有带刁斗子(或水刷)的旗杆和三节圆笼,上层是铜盆,中层是铜锅、下插是生着炭火的炭盆。旁边有个架儿,并且挂着当刀布。
理发店有严格的行规,不准乱动理发工具,工具的位置,都要相对固定;不收第一个进店剃头人的钱,头一个进屋的人不给他剪头,剪了也不收钱;不准吃葱蒜酒;不准靠墙站着;没有顾客也不准坐理发椅子。
解放前通化有连发号、祥太社、协和轩、春发堂、连凤阁五家比较大的理发馆。
理发行业的讲究也不少。俗话说:“正月剃头死舅舅。”昔日过年穿新衣、戴新帽,人们希望干干净净过年,此句谚语又催促人们在腊月三十以前,一定要剃头。
剃头棚必须正月初三开业。这一天只干半天,到12点就关板儿(停业),上午挣钱是掌柜的,下午挣钱归自己,可以不交柜。
剃刀从何处下刀都有讲究。普通人从头旋儿下刀。还有“僧前道后,男左女右,尼姑也是右。”和尚剃头喜欢“开天门”,即头一刀从头顶剃到额头。
刮胡须也有讲究。要先在“争嘴窝子”下刀。刮胡,先从下往上刮,再用刀压下来叫“压毛孔”,这样刮不受风。留胡子也有讲究。过去留胡子也有个阶段,儿子长大结婚后要当老公公了,这时才有资格留胡子。留胡子意味着自己是老人了。唇上边的胡子叫髭,唇下边的胡子叫须,颊毛叫髯。父母在,又有儿媳,可留髭,父母去世后留什么样的胡子可以随便。
剃头匠,早先年只用剃刀剃光头,也总结出一套宝贵的经验。传统的技艺,比较难学,需要练功,特别是腕子功,不好把握,把一碗水放在手臂上,来回摇动时,水不撒,才算成功,剃头匠腕子功过硬,剃头不疼,因为头发茬是斜面的,如同割高粱、割谷子,横割困难,必须赶斜容易割下。这种传统剃头技艺,从人性化服务的角度看,有保护价值、传承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加注重衣着打扮,对发型也更加讲究,于是理发事业兴旺发达,理发店在城乡遍地开花,剃头匠改称为理发师。人们在追求新潮发型的同时,传统的理发手艺却被忽视了。会使用剃刀的理发师越来越少,想要刮脸的中年人很难找到高水平的理发师了。传统的技艺一旦失去,恢复的可能性很小,好在长白山剃头匠习俗还在池景云师傅的家族中艰难的保留着。